4月20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1—3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,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.1%,同比下降3.7个百分点。从通报的相关指标数据看,除SO2平均浓度、CO平均浓度同比持平外,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、PM2.5平均浓度、PM10平均浓度、O3平均浓度、NO2平均浓度5项指标同比不降反升。首季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,很多指标反弹比较明显,如,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高达18.5%。
空气质量相关指标不降反升,是不利气象条件外因和污染物排放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外因方面,今年我国遭遇了不利气象条件,受沙尘过程影响,今年以来,全国共有140个城市出现了沙尘重度及以上的污染,其中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,为近五年来最多。内因方面,随着经济的全面恢复,钢铁等“两高”产能恢复性增长。2023年我国经济首季报显示,一季度, GDP同比增长4.5%,增速比上年四季度提高1.6个百分点;环比增长2.2%。一些企业在拼经济的过程中,放松环保管理要求违法排污。例如,宁夏回族自治区1月至3月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显示,全区自动监控重点排污单位181家,共有37家(次)火电、供热、煤化工等重点涉气企业发生超标排放情况。一季度,宁夏不利气象条件及本地污染物排放等因素导致PM2.5污染7次。
严峻的现实再次警示我们,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,仍将是长期的、复杂的、艰巨的系统工程。要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担当,着力打好污染排放削峰攻坚战。要坚持协同减排、源头防控,深入打好压减燃煤、调整产业结构、联防联控的政策措施“组合拳”。
要加快推动散煤清洁化替代。北京针对煤炭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主因,全面打好削减燃煤的攻坚战,全市燃煤消费压减幅度超过94%,燃煤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由原来的22.4%骤降到3%,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“北京奇迹”。北京经验证明,调整能源结构是改善大气质量的必要之举。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增量,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,实施钢铁、焦化、火电、水泥企业深度治理改造,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水平。要推动移动源“车—油—路”全链条治理,推进市政公共领域、渣土运输、重点工矿企业短驳运输车辆新能源替代,提高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。要精细管控城市扬尘,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,全面系统整治施工工地、道路运输、露天堆场和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等各类扬尘源。
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,贵在行动、成在坚持。只有把基础工作做扎实,才能收获更多蓝天,让蓝天白云、繁星闪烁成为常态。(张厚美)
来源 新华网